很多人了解虹桥正瀚,是因为虹桥正瀚专做复杂、高端的商事争议案件。但到今天为止,虹桥正瀚依然不是一家强所,而是一家规模非常小的律所。但就是这么一家小所,自2016年起,承办争议案件的标的金额以每年100亿的规模增长。据统计,2019年全所承办争议案件的标的金额已经超过526亿。虹桥正瀚争议解决团队共30余人,其中真正主办的律师只有10余人。这样算下来,平均每位主办律师一年承办案件标的金额超过50亿。前段时间,我与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见面,我们总结了过去5年为客户做过的13个案件,总标的金额接近50亿。其中,9个已结案件为客户收回21.41亿,避免损失2.2亿。通过这次梳理我才发现,我们的每个案件都堪称经典。许多客户都对我们进行了高度评价。有客户认为,虹桥正瀚是他合作过的所有律所中最满意的一家,而且没有之一。大家可能会好奇,虹桥正瀚到底有什么魔法,让客户如此痴迷?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,从业30年来我对这个行业的一点想法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。马化腾的教练杨国安教授曾提出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:领导者都很关心战略。雷军说:“小米没有战略。”任正非说:“战略是打出来的,不是写出来的。”既然战略难以琢磨,我们今天先不谈战略,先谈谈组织能力。论头脑的聪明,我跟马云不相上下,甚至我还更强一些;但谈到组织建设,阿里巴巴确实比360要高出好几个段位。
也就是说,在周鸿祎看来,阿里巴巴强就强在组织建设上。那么,到底什么叫组织能力?用一句非常通俗易懂的话,组织能力其实就是要培养一支能打仗、打胜仗的队伍。维珍航空的创始人理查德·布兰森讲了两句话,第一句话:在座各位绝大多数都是合伙人或者是管理者,看到这句话可能心惊胆战——培养人才最怕的就是人才离开,但是他后面还有一句话:虹桥正瀚也是这么做的。我们提供免费的水果、点心、下午茶、咖啡、饮料、加班餐;我们还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起点薪酬,每年还要调级调薪,发年终奖等等。但这样依然不够。我崇拜的管理学大师彼得·德鲁克,在几十年前就说过一句话:让员工满意,让员工有幸福感,都是不正确的追求。对于组织来说,如果真正对人尊重,应该是让员工有成就感。
这句话非常朴素,很多人都看得懂,但是我花了20年才真正领悟到,什么叫让员工有成就感。我们进行了大量复杂的、高标的的案件训练,让律师能够收获成就感;我们让律师与不同的合伙人进行合作,合伙人风格各有不同,他们能从合伙人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;我们把承办人分为很多层级,让资历深的律师带资历浅的律师,资历浅的律师带助理和秘书,让不同阶段的律师都能做最有价值的工作;我们的律师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工作。比如,所有新接案件都要进行统一分配,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给各个律师小组,合伙人不可以接到案子就直接找人去做;承办律师可以直接对接各种各样的资源,包括我们最重要的客户;我们的律师还会参与大量培训。比如每周一晨会,每个人都会汇报上一周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这一周的工作计划,更重要的是,必须分享上一周最重要的一次心得体会。我算了一下,30多人每人讲一遍,每人每年可以快速迭代1440多次,这让每个人都得以快速成长。我们有私享会,每位律师都要参与,面向客户分享法律热点问题。我们还有每两周一次的内部分享会,分享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,再形成团队工作的方法论。分享会上的很多内容,让我这个老律师都觉得非常有收获。从战略的角度来讲,任何一家公司无非是这样几种类型:第一,技术领先。比如华为,凭借技术优势遥遥领先于市场。但技术领先在法律行业很难做到。第二,低成本,价格特别便宜。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后,我国通过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,让“中国制造”走向全世界。但到了今天,我们很难再压低成本。如果我们既做不到技术领先,又没有办法压低成本,律所发展的出路在哪里?差异化即在一个特定的市场里做到极致。既然我们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做到最好,我们就选定一个或者某几个领域,并把它做到极致。只有做到极致,才可能超越别人、碾压别人,获得压倒性的胜利。对中国绝大部分的律师事务所来讲,只能走差异化道路。虹桥正瀚选择在复杂、高端的商事争议解决领域做到极致,这就是一种差异化的战略。那么,如何做到极致?有一个概念叫做敏捷组织,当你做成敏捷组织的时候,自然会做到极致。传统组织由老板发令,下面员工执行;而在敏捷组织中,没有人发号施令,整个组织是扁平结构,行动全靠自发。只有这样的组织,才会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我希望虹桥正瀚将来能够成为像美国海豹突击队那样的组织,虽然小,但是精悍,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人才。有了人才还不够,我们还需要“武器”。在现代化武器面前,如果你还在用传统的冷兵器武装你的组织,我相信不会有胜算。我们为我们的战斗人员配备了最好的武器,我们开发了强大的律师协作系统,可以在手机上显示、查阅、共享、协同整个律所的相关信息,让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积累沉淀下来。做到以上这些,我认为仍然不够。如何才能让优秀的律师留下来?前段时间,我和一家大所的80后管理合伙人进行了讨论。我:以目前的制度,您团队最优秀的那些人,如何做到两三年后不会离开您?他:......的确,每过几年团队中总会有人跳槽或要独立,要么独立出来,自己开一个账户,独立执业,要么就跳到别的事务所去,而且走的人都是很强的徒弟,然后与我形成很强的竞争关系。
所谓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,我相信这在法律行业是普遍存在的状态。过去我也是师傅带出来的,刚开始我的创收很低,师傅创收很高;后来我的创收慢慢追上来了,与师傅平起平坐;到了现在,我师傅的创收只是我的一个零头。
试想此时师傅还有什么资格带领整个律所前进?只能把管理权交给年轻人。他:这真是一个“轮回”,某一天我也会被我的徒弟革了命,这也许就是中国律师的宿命。我:您和您的团队是这样,其实您合伙人和您的团队也是这样;您和团队之间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关系,您合伙人和您之间也是一种竞争关系。如果无法从这样一种关系当中获得长期利益,谁愿意做长期的付出,谁来培养优秀的员工,更何谈给员工成就感。如果这个事情不解决,那么总有一天,我们都会变得非常现实,我们会告诉自己:算了吧,先做好眼前的事,把该赚的钱赚到手......
听到这些他无言以对,他也不知道出路在哪里,然后问我说,能不能把我们的制度和做法发给他。我说我们的公众号发布过无数相关文章,你随便拿去。过去三年许多律师如朝圣一般,要来学习虹桥正瀚的公司化管理模式,但是我没有看到一家律所能够真正落地。因为虹桥正瀚背后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:极简、极致、无我——以“无我”之心,为客户提供“极致”而又“极简”的法律服务,最终实现“让天下没有法律难题”的伟大梦想。
所谓“极致”,即凡是重要的事情,都值得花10倍的功夫来取得压倒性的优势;所谓“无我”,一滴海水只有回归大海,才拥有大海全部的能量。如果这滴海水游离在大海之外,那么,它什么用都没有。
因此,我们采用所谓LOCK STEP的合伙模式,意为“齐头并进”。我认为,只有这样的组织,才能够实现长期主义,才能够做到极致,才能够在市场中有充分的竞争力。组织成功有两个要素:组织能力和战略。它们之间不是相加的关系,而是相乘的关系。组织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让员工有成就感,为了做到这点,就需要将我们的组织改造成为敏捷组织;任何一个组织,战略制胜无非三条路径:技术领先、低成本和差异化。律所要打造差异化的发展模式,必须要在某一个领域做到极致。这两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:当你成为一个敏捷组织而不是乌合之众的时候,自然就会做到极致;当你做到了极致,你的差异化特征就会越来越明显,你的战略就会越来越成功,组织也会越来越成功;当你的组织能力越来越强,员工成就感增强,组织也就会越敏捷。在我心目当中,有一家律师事务所如神一般存在,这家律师事务所就是WLRT(Wachtell, Lipton, Rosen & Katz)。尽管它在美国纽约只有一个办公室,律师人数也不多,但是每年合伙人的人均创收几乎都是世界第一。这家律所采用的就是LOCK STEP模式,合伙人之间完全拧成了一股绳。有一年圣诞节我正好在纽约,临时起意想拜访下WACHTELL,就给他们的管理合伙人发了封邮件。但这家我心中的“神所”非常高冷,他们管理合伙人给我回了封很长的邮件,还附了份《福布斯》杂志对其的采访。虽然邮件内容很婉转,但我理解他的意思就是不想见你。但我依然抑制不住对神所的膜拜,只能一个人围着它所在的办公大楼,转了一圈又一圈。我希望虹桥正瀚能够成为这样一家律师事务所:它不需要规模很大,也不需要有很高的创收,但是它一定有一批很强的律师,为客户创造无与伦比的价值。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。但这条路注定极其艰难:这种大锅饭模式,如何平衡合伙人之间的关系?如何才能让律师有成就感?做一家律师事务所,真正的意义是修行,是在修炼我们每一个人的心。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自我,与所有优秀的合伙人、律师连接在一起,那么就能创造奇迹。